6 min read

本周六上午解散派对:城市边缘的游乐者

游乐(play)是自发的、非理性的、有创造性的。

这封邮件来自「灵感买家俱乐部」。这里有一群独立创造者、自学者和冒险者,和一份关于创作者社群田野笔记

「游乐(play)是自发的、非理性的、有创造性的,正如波德莱尔笔下的漫游者,将闲散视作美德,重视感官胜过理智。」—— Quentin Stevens
Joe 在中山散步时的记录

Hi 我是灵买的 Forrest~ 这次是久违的解散派对主题场。

你上次在城市里抱有游乐心态的时刻是什么时候?

四组城市边缘的游乐者给出了他们的答案。游乐土壤,可以是在家的天台和朋友一起种植(三十);也可以是在街头的任意空间游玩(「修四边形」游戏小组),还有在散步中重复观察后的像素记录(Joe)。当然!如果你还在游动,也可以是拽着一个关键线索,让变化自然发生(熘肝尖)。

城市边缘的游乐,看似保持距离,有时反而会离自己更近。

3 月 22 日周六上午 10 点~12 点,解散派对嘉宾有:

三十,分享的土壤:从公共到共同

把家开放出来,作为一个公共空间,「朋友家ourhome」开始于这样的想法,但这件事在去年却几乎成为我的负担,家里的天台也跟着荒废。

一次和朋友聊天,正好三个人凑一起在天台种东西。朋友说想种香草,我说想收拾天台,Echo 可以做面包,就一拍即合,很快买了苗和土。

这次关于艺术/行动/实践的对话,让我可以和过去几年的经历相互对照。在天台分享土壤、一起种植,让我重新想象了「朋友家ourhome」的可能:从「种植」一个公共空间,到「种植」基于朋友关系的合作。

在朋友家的一年总结里,三十曾写道,「得到朋友的支持和尝试表达,是我们最重要的弥合过程。」
在朋友家的一年总结里,三十曾写道,「得到朋友的支持和尝试表达,是我们最重要的弥合过程。」

熘肝尖,从一个汉字「洲」出发,能抵达到哪?回到哪?

WechatIMG5276.jpg

为了给「夹洲计划」设计新的 logo,我展开了关于汉字「洲」的 research。

在慢慢发觉它似乎可以作为某种跨学科的节点,连接起我的不同兴趣后,我想做一本以汉字「洲」为线索的书。但它的方向,却一直因为自己贫瘠的经验和漫溢的兴趣而不断发生变化。借这次 demo,我想梳理一下它转变的来路,尝试理解它到底可以抵达和回到哪?


Joe,如果你不把它画下来,它就不存在

24 年的散步里,画了很多像素小插画,在小红书和 X 上收到的回应很让我意外,特别是在 X,有很多在我看来过于日常、没有太多符号特征的场景也有很多喜欢和转发。

其中有一些留言很触动我,「这些动图有一种回家的感觉。」…… 通过创造「可体验的精确性」,让读者瞬间穿越回某个时空,就像是《哈利波特》中的门钥匙。24 年画的像素画也算是朝这个目标移动了一些,领悟到一点点用环境来叙事的技巧。正好今天在 flomo 的每日回顾中,刷到在《行为经济学》摘录的一句话,「如果你不把它写下来,它就不存在。」

如果你不把它画下来,它也不存在。

(以上文字摘自 Joe 的《2024 漫游备忘录》

可以到 Joe 的主页看到能动的像素画!
可以到 Joe 的主页看到能动的像素画!

「修四边形」游戏小组:在公园、在路边、在写字楼,一些街头游玩的实践

从什么时候开始,我们都不去外面玩游戏了?

当出门成为一件权衡利弊的事时:今天天气冷不冷?这件事值不值得出门?会获得什么?反而忘记其实出门也只是一场探险,玩而已,明明什么时候都可以。

「修四边形」目前搭建过的游戏场景包含:城市边缘、路边、公园、地铁、写字楼、夜幕下的美术馆、商场、演出空间……

下一个游戏场景搭建中🚧…

下一个也可以是这周六上午的解散派对!


活动详情

  • 主题:解散派对 118:城市边缘的游乐者
  • 时间:3 月 22 日(周六)上午 10:00~12:00(先是 demo 分享,结束后分组交流)
  • 线上活动地址:可以在嘉宾分享前后点爱心或鼓掌音效的野乌咖啡馆(获取门卡密码登入:https://ling.school/blindbird/
  • 参与者:所有灵感买家俱乐部成员(每位成员可以邀请一位非会员朋友加入,分享者有五个邀请名额)
  • 参与方式:1. 成为会员后,下方扫码进入活动群(登入会员状态后即可显示),获取活动提醒和后续交流;2. 联系 Bob 和 Forrest 拉你入群;3. 问问看分享的朋友,让对方邀请你来玩!
💡
如果你是在微信打开,请把本网页复制到浏览器打开登入,即可显示下方的群二维码。
成为会员